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近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聚焦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在壯大開放主體、完善開放平臺、拓展開放通道、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邁出新步伐,進出口總額連續跨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大關,2021年達到5972.8億元,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88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3000列,中國(湖南) 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建設,中非經貿博覽會、世界計算大會等平臺永久落戶湖南,設立老撾駐長沙總領事館,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聯重科、衡陽特變電工、藍思科技、隆平發展等1800多家湖南企業走進109個國家和地區,經貿“朋友圈”遍布全球227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外開放是湖南的一塊短板,進出口總額尚未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外資利用規模偏低、大項目少、高科技成色不足,物流成本高、融資難、融資貴、用工難等瓶頸問題仍待突破,疫情背景下部分中小外貿企業利潤空間壓縮、經營困難增加,自貿試驗區建設仍處在夯基壘臺、立柱架梁階段,等等。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既成績喜人、又形勢逼人,既前景光明、又任重道遠。我們必須深刻把握“三新一高”總體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動改革開放邁上新臺階,努力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進一步增強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使命擔當。湖南是沿海的腹地、內陸的前沿,在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湖南發展,對湖南改革開放指引方向、擘畫藍圖、寄予厚望。2013年來湘考察時叮囑我們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抓住產業梯度轉移和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重大機遇;2016年參加全國人代會湖南代表團審議時,要求我們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五大關系”,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20年9月在湘考察期間,勉勵我們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并要求我們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建立對非經貿合作交流長效機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和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奮力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要深刻認識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賦予湖南的重大使命任務,必須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努力在內陸地區改革開放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要深刻認識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湖南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必須注重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堅決破除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大力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建設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要深刻認識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湖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針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問題、阻礙經濟恢復發展企穩向好的痛點問題,用足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發揮各類改革試點和開放平臺作用,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理念,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加快構建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著力塑造對外開放新優勢,努力在內陸地區制度型開放、對非經貿合作、開放平臺建設上走在前列。
一要以服務融入國家戰略引領高地建設。拓展和優化開放發展空間布局,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 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更大作為。要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搶抓RCEP、中歐投資協定等機遇,主動適應以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為主的制度型開放,積極對接東盟和歐洲國家,在先進制造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基礎設施和綠色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取得實效。要深入推進對非經貿合作,加快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高水平辦好中非 經貿博覽會,承接更多國家對非合作重要機制、重點項目、重大試點, 打造全國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新窗口。要深度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省際合作機制,加強戰略、規劃、機制對接,積極融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以“強省會”戰略引領帶動長株潭都市圈發展,以岳陽、衡陽、郴州為樞紐打造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以懷化、永州為支點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交流合作,全方位拓展開放新優勢。
二要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帶動高地建設。對標國際公認最具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園區,積極借鑒海南自由貿易港、上海臨港新片區等改革經驗,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要突出制度創新。加快推動各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實,大力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進一步釋放自貿制度創新紅利。結合國家總體要求和湖南實際,規劃實施新一輪試點試驗任務,大力推進首創性、差異化、集成式創新,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讓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支撐,毫不動搖做強先進制造業,優質高效發展現代服務業,與時俱進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精耕細作自貿特色園區,健全園區產業配套和服務體系,加快專業化、差異化、集約化發展。積極發展機械設備金融租賃,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加速先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進程。要注重協同聯動發展。加快實施“一產業一園區一走廊”三個專項規劃和三個片區發展規劃,推動長沙、岳陽、郴州三大片區聯動發展,建立共享協調發展機制,建設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加強與周邊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創新,探索形成跨區域的制度創新成果。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努力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推動產業鏈創新升級發展。
三要以對外開放支撐體系促進高地建設。統籌推進開放平臺、通道和人才隊伍建設,支撐高質量開放發展。要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推進產業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協同發展,加快岳陽城陵磯港、長沙霞凝港建設,強化集裝箱物流運輸對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口岸經濟帶動力。做大做強各類國際經貿合作交流平臺,培育認定一批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支持打造中小外貿企業集聚發展平臺。統籌整合外事工作資源,深化友城合作,拓展對外合作平臺。要構建高效能開放通道。科學謀劃出省、出境、出海通道建設,加快完善以航空貨運、中歐班列、中老鐵路、江海航線、鐵海聯運為重點的國際物流體系,推進區域性國際貨運物流樞紐建設,打造支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物流樞紐。重點建好用好長沙(聯動張家界、常德機場)國際航空貨運、中歐班列(長沙)、岳陽江海聯運、株洲 (聯動衡陽)湘粵非鐵海聯運、懷化 (聯動永州)東盟貨運等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整合資源推動“公轉水、公轉鐵、散改集”,提升多式聯運能力,健全港區、園區等集疏運體系,不斷拓展流向、擴大流量、提高流效。要集聚高素質人才。推行更加開放便利的人才政策,逐步放開專業領域境外人才從業限制,建立海外湘才回流機制,著力引進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專業化、開放型人才。發揮本地高校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培養市場緊缺人才,完善省內高校畢業生留校留省保障制度,鼓勵引導更多畢業生在湘就業創業。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培養造就外向型、國際化企業家隊伍。加強人才服務保障,營造一流人才發展環境。
四要以外貿高質量發展支撐高地建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貿易格局調整,著力補短板、強優勢,提升外貿發展綜合實力,力爭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要穩固擴大外貿基本盤。完善外貿企業協調服務機制,加強出口訂單等監測分析和供應鏈風險預警,千方百計穩定重點外貿企業運行。大力支持外貿企業加強研發、品牌培育、市場開拓,不斷壯大外貿市場主體,鼓勵“專精特新”中小外貿企業和行業隱形冠軍走國際化道路。支持更多本土企業為龍頭企業配套,積極培育外貿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進口提速增效,培育一批進口貿易龍頭企業,支持先進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擴大大宗商品和重點商品進口。要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對非本幣結算、保稅維修等,加強海外倉布局建設。加快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推動傳統產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化“單一窗口”建設,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降費提速。深化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有序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加快出口退稅辦理。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規模,確保應保盡保。探索海關“組合港”通關模式,進一步壓縮整體通關時間。
五要以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拓展高地建設。注重提高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水平,進一步提升湖南經濟外向度。要增強招商引資精準性、實效性。結合產業發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需要,圍繞突破“卡脖子”問題,緊盯“三類500強”、知名跨國企業、獨角獸企業、行業隱形冠軍、細分領域小巨人等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外資企業,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跨國公司設立分支機構和研發中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靈活運用各種招商形式,久久為功引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用好各種平臺,挖掘湘商資源,推動湘商回歸。構建高效招商護商工作體系,優化重點外資項目跟蹤服務,積極協調解決外資企業訴求,提高項目履約率和外資到位率。要著力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加快全球生產布局,建立境外營銷網絡和銷售中心、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開展高質量跨國并購。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礦產有色、建筑建材、電力設備、農產品等優勢產能“走出去”。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增強湖南標準國際影響力。注重防范風險,加強境外投資監管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完善海外風險評估和安全預警體系,優化法律服務,保障境外湘企和人員的合法權益。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凝聚持續發力抓改革、促開放的工作合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必須全省上下“一盤棋”、齊心協力促落實。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重點任務目標管理責任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研究謀劃重大改革創新事項、聯系重大平臺建設、參與重大外資項目招引和重大開放活動,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落地。各級深改委、發展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要研究有關重點工作,抓實重點政策和平臺,健全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將確定的目標任務分解納入年度工作,每年確定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及時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壓實責任、協同聯動、主動作為。 要注重政策激勵。對標中央出臺的各項改革開放政策,分門別類、形成臺賬,逐條研究、逐項對接,統籌用好政策和專項資金,科學確定重點支持領域,探索制定一批具有針對性、突破性、普惠性的改革開放支持政策。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健全改革開放的考核評價機制,完善正面激勵和通報約談制度。要加強隊伍建設。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著力提升能力本領,勇于搶先機、創一流。樹牢鮮明的工作和用人導向,落實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擔當作為。要營造良好氛圍。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加強信息公開,做好輿論宣傳,掀起全社會關心支持、積極投身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的熱潮。注重總結推廣實踐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充分展示全省改革開放新成效新形象。
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踔厲奮發、開拓進取,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選自《新湘評論》202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