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明在專題調研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時強調
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
加快推動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24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圍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在長沙、常德開展專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推動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沈曉明來到常德達門船舶有限公司、豐樹(常德)綜合產業園項目、湖南海利常德農藥化工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調研外資企業、外貿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經營、引進外資、國際市場拓展等情況。他指出,要把握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增強比較優勢,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希望外資外貿企業加大在湘業務布局和研發投入,堅持研發業務面向全球、研發人員來自全球,助力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常德經開區實施“大部制”改革后,管委會機關由原來的28個機關事業單位合并為現有的“8部6中心”,實現“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推動園區從行政管理向專業服務蛻變。沈曉明在管委會詳細了解改革創新、項目推進等情況,對園區探索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表示肯定。他強調,園區要聚焦發展經濟這一主責主業,勇于自我革命,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構建職能清晰、管理高效的運轉體系,更好激發發展活力。
在長沙國際鐵路港和位于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的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沈曉明詳細了解國際貿易通道建設、產品進出口等情況,強調要充分發揮平臺政策優勢,加強制度創新,大膽先行先試,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
調研中,沈曉明強調,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賦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任務,是湖南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用好改革創新這把“萬能鑰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向湖南集聚。要以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擴大開放,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加強口岸和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構建高能級開放平臺,加大精準招商力度,持續推動湘商回歸,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開放型人才隊伍,推動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省領導李殿勛、吳桂英、謝衛江參加調研。
(文/劉燕娟 圖/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