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4ie4"><acronym id="84ie4"></acronym></menu><bdo id="84ie4"><source id="84ie4"></source></bdo>
<button id="84ie4"><li id="84ie4"></li></button><code id="84ie4"><del id="84ie4"></del></code>
<bdo id="84ie4"></bdo>
  • <button id="84ie4"></button>
  • <abbr id="84ie4"><fieldset id="84ie4"></fieldset></abbr>
  • <code id="84ie4"></code><bdo id="84ie4"></bdo>
    <tfoot id="84ie4"><abbr id="84ie4"></abbr></tfoot>

    更多及時資訊官方微信
    96518全省服務熱線:0731-23233647醴陵區域電話: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3-09-25 09:28:48來源: 湖南日報

    “郡縣治,天下安。”“郡縣富,天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展縣域經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湖南有86個縣市,縣域面積占全省的九成,常住人口占全省的七成,經濟總量占全省的五成以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于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推動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湖南縣域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整體實力、縣域產業、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5G網絡,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為充分發揮縣域經濟的重要地位作用、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省縣域經濟還需要持續在做優做強上下更大功夫。省委把發展縣域經濟擺在重要位置,牢牢抓在手中。今年來,省委主要領導帶頭開展系列蹲點調研,省委、省政府召開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對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并安排各縣同志列席。這一系列舉措,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統一了思想、厘清了思路,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集結號”。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首要的是堅持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要堅持把強縣與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與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與鄉村結合起來;強調要積極推進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發揮縣城對縣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小城鎮,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這些重要論述,把縣域放到政治和全局中來把握,貫穿著高質量發展的鮮明要求,體現了把中國式現代化落地縣域的深刻洞見。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確保縣域經濟發展方向對、抓得準、落得實。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找準產業發展“賽道”至關重要。強縣域,關鍵是強產業;強產業,關鍵是精準施策。近年來,全省整體實力較強、經濟增長較快的縣市,往往都有其縣域特色產業,這些產業在同行業中有一定競爭力,這就是找準了“賽道”。這次省委全會強調要堅持“一縣一策”,進一步明晰縣域發展定位和主導產業,堅持走因地制宜、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路子;強調要發揮比較優勢做大富民強縣產業,深入挖掘特色優勢,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這就要求各縣市不是在一個“賽道”上你追我趕,而是要找準更適合自己產業發展的“賽道”。這猶如高考選科,選哪一科要看自身的條件,而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要堅持培育打造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堅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集中力量重點打造,形成獨特競爭優勢,讓產業進一步“準起來”“特起來”“強起來”。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必須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一體設計、一并推進。”這次省委全會,強調要著力促進均衡協調發展,走區域共興、城鄉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踐證明,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非“兩張皮”,必須深度結合、統籌推進。把縣城這個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建強建好,合理布局經濟大鎮、產業強鎮、特色小鎮,“小城故事”會分外精彩,還可為鄉村振興帶來人氣、底氣、煙火氣。要更加注重優化配置城鄉人口、資源、環境等要素,在扎實推進城市更新的同時,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要素向農村流動。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根本目的是推進共同富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好日子。這次省委全會強調,要著力擴寬就業創業渠道、持續提升人民群眾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縣域經濟是穩定就業的“蓄水池”。當前,縣域勞動人口大量外出,常住人口“七普”比“六普”下降7.7%。很多縣市紛紛倡導大學生到鄉、動員退休公職人員回鄉、吸引農民工返鄉、引導企業家入鄉,引導企業將生產基地放在縣城,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把就業機會和增值收益留給農民,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把這些工作做實做到位,穩就業促增收就有了可靠保障。大力實施“五千”工程,建設“和美湘村”,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大舉措。要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真正把縣域內的鄉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讓家門口的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增收的“金山銀山”。

      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呼喚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發展縣域經濟千頭萬緒,制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矛盾問題和困難挑戰還不少。省委鮮明提出,決不能因為基礎不好就動搖發展信心,決不能因為有了轉移支付就在高質量發展上無所作為,決不能因為資源富集而陷入路徑依賴,決不能因為怕追責問責就選擇“躺平不干”,并制定了《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評估辦法》。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堅決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強化“闖創干”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招”,要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創新,大力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一線指揮部”,要將主要精力放在抓好發展第一要務上,堅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有所成、有所進。

      “拂面春風好借力,正是揚帆遠航時。”當前,全省上下正在奮力把“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變為現實,這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契機。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堅定信心和決心,錨定高質量發展主題真抓實干,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揚優勢,走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氣象。

      (文/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