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84ie4"><acronym id="84ie4"></acronym></menu><bdo id="84ie4"><source id="84ie4"></source></bdo>
<button id="84ie4"><li id="84ie4"></li></button><code id="84ie4"><del id="84ie4"></del></code>
<bdo id="84ie4"></bdo>
  • <button id="84ie4"></button>
  • <abbr id="84ie4"><fieldset id="84ie4"></fieldset></abbr>
  • <code id="84ie4"></code><bdo id="84ie4"></bdo>
    <tfoot id="84ie4"><abbr id="84ie4"></abbr></tfoot>

    更多及時資訊官方微信
    96518全省服務熱線:0731-23233647醴陵區域電話:

    中部崛起的湖南作為

    2024-03-21 08:53:22來源: 湖南日報

    岳麓為琴,湘水為弦,中部湖南,新曲正酣。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中部地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崛起,譜寫出創新驅動、區域協同、綠色崛起的新篇章。

      中部湖南,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超級雜交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列車跳動創新的脈搏;“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奏響協同的樂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五大國際貿易通道傳遞開放的強音;“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鋪就綠色發展底色……貫徹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湖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彰顯新擔當,奮力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創新引領塑造產業新優勢

      湘鋼五米寬厚板廠,一塊重20噸的鋼坯,經過加熱、軋制、精整等工序后,成為一塊塊鋼板,運往珠海深水裝備制造基地,應用在我國深海裝備上。它的規模化使用,讓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二號”穩穩扎根在海底,成為名副其實的“定海神鋼”,助力中國深水油氣能源開發。

      以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湖南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奮力打造“三個高地”,以湖南一域之為為中部崛起增光添彩。

      向新而行。第三代半導體核心裝備、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等打破國外壟斷,高精度北斗芯片、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裝備等技術國際領先……2021年以來,湖南連續三年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34項,區域創新綜合實力由2019年的全國第13位進位至第8位。

      向高攀登。湖南電力機車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總量的30%以上,中小航空動力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5%。全省形成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等3個萬億產業和16個千億產業,打造長沙工程機械、株洲軌道交通裝備、長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株洲中小航空發動機四大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3,中西部第1。

      創新要素匯集,澎湃發展動能。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占制造業比重首次突破50%、達到51.3%。湖南挺起制造業脊梁,實現從農業大省向工業強省的“華麗轉身”。

      協調發展打開區域新格局

      從湖南實踐,走向國家戰略,長株潭承載著新的時代使命。

      湖南把促進自身發展與服務全國大局統一起來,以長株潭一體化為引擎,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長株潭正在勾勒這樣一幅畫卷: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工程機械、航空動力、先進儲能等10大優勢產業錯位發展、乘勢而上;“4+4科創工程”加快建設,激活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8條融城干道全線貫通,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株潭城軌西環線運行,“半小時通勤圈”基本成形。

      如今,長株潭龍頭地位無可比擬,帶動輻射作用無可替代——以占全省1/7的土地面積、25%的人口,創造了湖南41.5%的經濟總量,向著全國重要增長極奮進。

      放眼中部地區,湖南獨具“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在前行中找準坐標,湖南對接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更加緊密。

      擁抱長江經濟帶。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成長江沿線1000噸級以上航道里程1281公里,創建13家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湖南綠色發展指數進入全國前十。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截至2023年底,來自大灣區、長三角的投資分別占全省全部投資的36.6%、16.3%。

      深化省際區域協同。長江中游三省合力推進20條省際瓶頸路段建設,實現379項政務服務事項省會城市跨省通辦;高位推動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兩省交界地區9地市24縣市區共譜“協奏曲”;湘瓊“手牽手”,湘瓊合作產業園落子海南東方,打造湖南產業出海新門戶。

      開放綠色共享繪就新圖景

      眼下,肯尼亞夏威夷果火熱上架湖南社區超市,湖南小農機耕耘東南亞水稻田,湘企接連拿下貝寧市政道路等項目……

      內陸湖南,不沿邊不靠海,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奮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闊步“一帶一路”。隆平發展農業項目、柬埔寨金屬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2019年以來,湖南對“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投資額年均增長32%。

      對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全國對非經貿合作資源加速向湖南集聚。2023年,湖南對非貿易額大增,排名中西部第1位。

      湖南是中部地區生態重地。“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統籌推進“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樣板。

      2023年,全省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98.6%,居中部六省第一;空氣優良率90.5%,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

      青山綠水展芳華,共享發展惠民生。湖南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推動教育普惠公平,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全省年均保持75萬人以上新增城鎮就業,5所高校15個學科進入全國“雙一流”建設序列,位居中部第2位,公共服務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文/孟姣燕)